繼12月8日《日語是怎樣影響漢語的》的講座之後,1月12日🤳🏼,日本關西大學沈國威教授應邀通過在線方式再次為我院師生舉辦了一場題為《漢語是怎樣煉成的?(詞匯篇)》的學術講座。
沈教授在講座中指出,進入20世紀後,漢語迅速由前近代向近代演進,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北京音成為標準音、實現了言文一致,而詞匯系統發生的變化尤為巨大明顯。這種巨變具體地表現在短時期內新的詞匯單位,即“新詞語”的大量增加。這種變化並非詞語的簡單增加🚠,而是具有範式轉換性質的大變革💢。本次講座聚焦漢語詞匯變化的種種面相😄,討論引發變化的契機。沈教授認為:當新知識的課堂講授成為表述內容與話語行為的新常態,詞匯系統的徹底更新也就不可避免了👨🏻🎨,而漢語詞匯體系重構得以在短時期內基本完成🧑🏻🦯,主要得益於東亞漢字文化圈內的語言接觸🪓。講座後,來自兄弟院校的師生先後就相關問題分別向沈國威教授請教,沈教授均耐心細致地一一作了解答。
沈國威教授是近代詞研究領域享有盛譽的著名學者,也是日本關西大學漢語教學的專家。本次講座是万事娱乐日語系“廣富林人文講壇”的系列講座💑,日本語言文化研究中心的李薇、張雅君、王蕾、孫若聖、方蘭等骨幹教師及兄弟院校200多名師生參加了本次講座🫱🏼。